10月30日下午,校关工委大学生成长驿站李炳义、周小玮、陈彪、储璧茜等4位指导老师走进体育学院“韶华里”一站式学生社区,与2025级新生开展座谈会。体育学院党委书记、关工委主任陈昱,副院长、关工委副主任赵长征出席活动,与20余名新生代表共同对话成长。

体育学院党委书记、关工委主任陈昱着重强调了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关工委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,他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青年学生的深切关怀,积极投身于育人工作。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经验能够为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有力指引;在专业指导上,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专业知识,能帮助新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,提升专业素养。

座谈会上,新生代表们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迷茫,围绕学业规划、考研备考、社会实践、专业课学习等各方面踊跃提出疑问。四位指导老师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,倾囊相授,为新生的大学生活指明了清晰的方向。针对学业规划,李炳义老师语重心长地强调,大一就像搭建房屋的地基,要打好专业基础,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筑牢根基;大二则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,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计划,勇敢地投身于各类赛事,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;大三大四要有清晰的职业目标,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,就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只,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。在社会实践方面,陈彪老师给出了独特的见解。他提醒新生不要急于参与社会实践,而应先静下心来学好专业本领,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,用扎实的知识武装自己。当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后,再用所学去回报社会,这样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更有意义、更有价值。对于“如何平衡专业训练与文化课学习”“体育教育专业考研需提前做哪些准备”等具体问题,老师们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,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位提问学生详细解答。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经验,将复杂的问题剖析得清晰明了,让新生们豁然开朗。

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融合创新的平台,为体育学院后续的育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体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关工委工作与社区育人的融合创新,打造品牌化服务项目,为新生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成长支持。通过常态化指导机制和品牌化服务项目,助力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,为培养新时代体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